曹仁的死亡对大魏,对曹丕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损失,但对于一直被曹魏宗室压制的士族来说,在某方面未尝不是个好消息。
现在身为曹魏士族领袖之一的董昭,还真的不怎么畏惧夏侯霸。
更何况他说的是事实,虽然现在夏侯霸亦是偏将军,但此偏将军非彼偏将军。
而随着董昭率先出来对曹丕建言,大堂中的大部分大臣脸上亦流露出劝阻之色。
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本来就反对曹丕亲征。
再加上他们大多数是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的老臣,经验之丰富非曹丕与夏侯霸可以比拟。
所以他们心中是很担忧曹丕的贸然出兵的。
于是就在董昭
建言后不久,又有一位重量级的大臣开始起身。
这位大臣观之年岁至少在古稀之年,他的须发皆已经发白,他的脸上更是满布着老人斑。
当这位大臣站起身时,他的身体颤颤巍巍的,好似下一刻就会跌倒在地。
但就是当这位处于风烛残年的老者站起身时,大堂中本来想要起身建言曹丕的大臣,却纷纷打消了起身的想法。
大堂中的大臣用复杂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位老者,他们的眼神很复杂。
有忌惮,有不屑,有敬佩。
尽管每位大臣对这位老者的想法都不相同,但是他们在看到这位老者起身后,心中都浮现出一个想法。
他若劝阻,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曹魏大臣们对这位老者有着这种信心,实在是他的身份太过特殊。
这位老者便是时任大魏太尉的贾诩,贾文和。
因为李傕郭汜之乱,这个名字在大江南北,可谓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当年曹操起兵时,他的帐下有五位谋士对他的帮助最大。
而在不久前程昱因病去世后,那五位谋士就只有贾诩存活当世。
在后世成书的中,贾诩可是与荀或、荀攸一同并传的,可见他在曹魏谋臣中的地位。
从早年的效力凉州到后来投奔曹操,贾诩可谓是参与了三国中前期一切着名的大战。
在他的从军经历中,虽然他献计的次数不多,但却从来没有失误过。
听之则成、不听则败,这便是世人对贾诩的看法。
因为贾诩的过往,再加上他的资历在一众曹魏大臣都十分高,所以当他站起来那一刻,就连曹丕的脸上都浮现意动之色。
但是贾诩站起来后,他第一时间却并没有向曹丕建言。
他只是拄着一根拐杖,缓缓地走向司马懿。
司马懿看着句偻着身体的贾诩向他走来。
虽然贾诩如今是一位好似下一刻就会挂掉的老者,但是司马懿却在无形之间,感觉到贾诩似乎像一座大山一般像他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