确定投票决定去留才是第一步,接下来区委常委会进入更为漫长的拉锯战:讨论具体实施方案。
事实上怎么实施更为关键,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投票结果。举例说,如果由常委们投票不消说就是刚才的结果,蓝京将被直接PASS掉。
车端平、伊宫瑜强烈要求区直部门一把手全部参与“普投”,那些领导们都具体负责某个领域事务,领略过蓝京的魄力和能力,当然也会有相当数量受本地系影响,起码投票结果不可控,毕竟这相当于选“最差副区长”,每个区直部门一把手心里都有杆秤。
张建和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不可控,但他的反应也真不是盖的,反对理由是:工业、农业两大块涉及区直部门最多,如果全部参与投票明摆着对分管部门最少的徐化忱不利。
听起来很有道理。
问题在于这种投票性质本身就决定不可能完全公平,不管哪种方案都难免带有倾向性。
张建和及本土系考虑投票人数越少越容易掌控,车端平和伊宫瑜则尽可能扩大投票范围,双方分歧严重,互不相让,辩到激烈处时伊宫瑜甚至以拒绝在会议记录上签字相威胁。
因为第一轮已经输了,第二轮不能再输否则全军覆没。
经过长达五个小时冗长的讨论(争吵),常委们个个精疲力竭,也饿得前心贴后背,本着赶紧妥协散会吃饭睡觉的原则勉强达成两个备选方案:
方案一:区委、区正府两办不参与投票;纪委、宣传部、组织部、统战部、人大、正协等区府大院14个直属部门领导,此外按五位副区长(区长助理)分管条线各随机抽取2个区直单位一把手,共24人对正府非常委班子成员进行无记名投票。
方案二:打破区府大院内外界限,在所有区直部门当中随机抽取24个一把手领导无记名投票,但计票时要按是否分管区分不同权重以示公平,如纪委、宣传部、组织部、统战部、人大、正协等与分管无关的算一票,分管领域内的算0。8票,获得其他副区长(区长助理)分管领域的算1。2票,以此类推。
对于最终形成的两个方案,张建和以及张洪跃为首的本土系还算满意,一方面限制了蓝京工业条线涉及范围广的优势;另一方面把投票人数死死摁在24人,虽然有随机因素但总体来说不会失控。
就在众常委如释重负纷纷起身离座准备“各自觅食去也”,车端平猝不及防道:
“那个……亚伟同志晚上辛苦一下把两套方案完善好,明天上报给市主要领导,怎么说也算得上区委、区委组织部的创新吧?”
张建和一愣,龙亚伟不愧组织部门沙场老将,眼皮一翻便反应过来,连连点头道:
“是啊是啊,市委主要领导都要送的,必要的话还可以邀请领导过来观摩,壮大声势!”
两人这么一问一答,在场特别本土系常委们脸都垮下来了,实在想不到车端平憋到最后居然想出如此刁钻的点子。
这一来五个多小时等于白吵,彻底翻盘!
为什么?
两套方案拿到手里,只须稍微感那么一点点兴趣,肯定会问:
“为什么总票数设置为24,有啥讲究?”
没讲究,就是控制投票规模越小越好,多则对蓝京有利,这话能说吗?但你要是解释得不令人满意,市领导大笔一挥:
“那就热闹些全部参加!”
到时咋办?
张建和内心深处将车端平恨到极点,也清楚此举意味着这家伙关键时刻还是不惜违背黄运雄意愿,坚持捍卫蓝京的利益。
算了老子不管了,让黄运雄自个儿收拾车端平去。
当晚听到张建和汇报后,黄运雄气得破口大骂,差点把手机摔了,但并没有象往常那样立即拨打车端平的电话。
黄运雄在等车端平主动给自己一个解释,按理也应该如此,因为整个衡泽官场都知道黄运雄对蓝京的敌意,黄运雄也从来不掩饰这一点。
然而没有。
车端平至始至终没打电话,也没发短信,黄运雄心里清楚这等于与自己割席了!
或许,车端平早就准备这么做,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