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许是草鞋太粗糙,也或许是小知青的肌肤太细太嫩,小脚趾底下,确实磨出了一颗小小的水泡。
尤其可怜。
让人看清楚了,水鹊重新穿好草鞋,细声问:“我这两天能不能不上工啊?”
李观梁犯难,按照这样的情况,其实是不太能够打假条出来的。
生产队里没有哪个庄稼人会像这样,趿拉草鞋走路能磨出水泡的情况。
他们有的炎炎酷暑,赤脚踩在日头晒得发烫干裂的旱地里浇水,一整天下来也就脚底的茧子厚了。
李观梁选了个折中的方法,“这两天,你跟在我后面做一下模样,不用干活,我到时候帮你那份做了,照样能记工分。”
他一人做两个人份的,帮水鹊填补上。
第八生产小队里其他人大概都知道水鹊有个哮喘的毛病,了解情况后经常得空就搭把手,看见有人帮忙水鹊干活,也不会说闲话。
水鹊正巴不得这样呢。
他多哄李观梁给他挣挣工分,剧情进度就涨得快。
到时候蹭蹭蹭地涨。
李观梁又建议道:“改日我到黄泥圩赶集,给你买一双套鞋吧?”
村里大多穿草鞋,原因是材料随处可取,做工也简单一些,家家户户几乎皆能够编织几双,最少人穿布鞋,一是布票本就少,价格又贵,乡里人大多数穿的衣衫还是补丁叠补丁的,买了布回来做衣服嫌不够,哪里还有多余的布做鞋?
在草鞋之下,穿的最多的就是套鞋,胶皮马口,耐穿耐脏,就是雨天下地干活,整双鞋面沾满泥巴,到了水圳,用枯黄老秸秆或者一把草,就着流水随意擦一擦,又是新新的黑亮的套鞋。
李观梁说了一番用处,又道:“你要是还觉得鞋底硌脚,往里面塞厚厚的鞋垫,就软和了。”
水鹊揪了揪手指,“我这个月份的补助费花光了,没有闲钱了……”
李观梁宽解道:“我是要买回来送你的。”
水鹊抬眼,试探地问:“真的吗?”
得到人点头,水鹊高兴地抱上去,“谢谢观梁哥。”
清甜稠密的香气,撞了李观梁满怀。
他不知所措,双手木木讷讷搁在空中,也不敢揽住人的后背。
李观梁耳根通红,“不、不必谢。”
………
接连好几天,实际上水鹊脚底的小水泡早擦药好了,他还是像条小尾巴一样缀在李观梁后边,几乎让人帮他解决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活。
剧情进度涨到百分之三十,水鹊心情特别好,他在田间地头,踏着李观梁给他买的新胶鞋,一双高筒的快要到膝盖的胶皮套鞋,里面的底下垫了厚厚的软鞋垫。
他乐得悠闲,一边扒拉拔走浓绿稻秧旁边的稗草,这样就不会有杂草和稻秧争夺养分,一边数秧塘里蝌蚪的数量,最近蛙鸣多了,蝌蚪数量也上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