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到修路队中后。
杨大眼知道,他正在参与修建的,是一条从洛阳直达西安的主干公路工程,即“洛西公路”,全长约700里(350公里),但分成了足足三十段同时施工,每一段都集中了上万人的青壮修路,他是属于在‘巩县西段’上工作的工人。
工地上主要有八个工种。
分别是运土工、夯土工、凿石工、碎石工、推碾工、切石工、铺路工。
最轻松的当然是运土工、铺路工,但主要由女人来干,剩下的工种则没一个轻松的,都是非常辛苦的工作。
杨大眼就成了一名切石工,要将一块块从山上开凿下来的大石头,切割成一片片手掌厚的石板,作为公路最表面的材料。
即便如此,杨大眼觉得这份工作算比较轻松的那种,因为许家庄提供的那种切割机床,外形是有些简陋,但采用的是锋利无比的金刚丝切割,切石头就跟切豆腐一样。
采用的是脚蹬式人力驱动,半天下来能累的两脚酸麻,丧失知觉,但挺过前面几天,后面就越来越适应,乃至是游刃有余了。
甚至他还公器私用,用这台机床,切割了不少的木板,再用木板搭建了一个居住环境颇为舒适的窝棚。
每天的伙食也非常不错。
有各种粉条、面条、玉米窝窝头、杂粮饭,都是不限量使劲吃,只要不浪费就行。
每两天能吃到一顿白米饭或小麦馒头。
每三天能见到一次肉,虽只是肉丝肉沫,但好歹用肉眼可以看到。
……
傍晚,下工了。
吃完了晚饭。
从工头哪里领了100文工钱的杨大眼,以最快的速度,直奔工地供销社而去,出示自己的工人凭证后,在食品专区,买了三个大窝窝头(每个5文)、三个小馒头(每个5文)、三块土豆饼(每个5文)。
然后咬了咬牙,再买了两个白鸡蛋(每个15文),以及一块煎火腿片(25文)。
合计100文的工钱,就这么花了出去。
这次的消费明显有点奢侈了,杨大眼还是安慰自己道:“没事的,我的钱花掉了,但喜妞的工钱可以攒下来,每天攒五十文,等以后情况变好了,说不定都可以给儿子找媳妇了。”
——这便是普通且伟大的华夏百姓,不管再累再苦,都能从指缝中抠出些钱来,实现正向的积累,这没有任何民族可比。
回到窝棚区。
弯弯绕绕,找到属于自己窝棚,见到杨大眼回来,最小的女儿瑶儿立刻欢呼的道:“爹爹回来了,爹爹回来了!”
“爹爹!”
“爹你回来了。”
两个也早就下班的儿子也道(童工干半天活就行)。
杨大眼则弯腰钻进窝棚,走到半躺在席子上休息的母亲面前道:“娘,起来吃些东西吧,俺把晚饭带来了。”
“我不饿,早上的哪碗粥已经喝饱了,你给孩子们吃吧,他们还在长身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