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在率军到达固山之后,马超并没有采取当年与张飞一样的办法,将大多数兵力屯扎于山上。
他直接下令汉军于山道处扎营。
当道下寨,乃是当世封锁交通要道的一种主要方式。
马超这么做,很显然是想凭借着固山险峻的地势,来阻挡魏军继续前进的步伐。
而要想完成这个目的,汉军的营帐势必要修建的十分坚固。
于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之中,马超便指挥着汉军不断加固着己方的营垒。
就在汉军加固营垒的工程进行到后期时,郭淮所率领的魏军西路军主力,也终于来到了河池县外。
这时,不止是郭淮率领的主力驻扎在河池县外,就连之前从下辩城外败退的魏军残部,也正在河池县外休养生息。
强端本来想撤退的更远,但他的这个想法却被姜维所阻止。
若魏军残部驻守在河池县,至少可以保证河池县到散关的这段距离是安全的。
可若是他们全部退回散关之内,那么谁能保证,马超不会率领汉军在散关之外的要道上设伏?
被马超击败不算可耻,可若是连自己的本分都不能做好,那姜维可能就要自尽谢罪了。
由于姜维的坚持,让郭淮率领的主力军,在从散关到达河池县的这段道路上,都未经历什么危险。
这让郭淮明面上有了一个不处罚姜维的理由。
早在还未领军到达河池县之时,郭淮就收到了来自姜维的军报。
郭淮本以为姜维军报乃是捷报,没想到他收到的却是一封大败的军报。
这场大败会给己方造成什么样的影响,郭淮自然清楚的很。
所以在一开始时,郭淮是想将姜维治罪的。
只是后来他在继续了解整场大战的过程后,他心中对姜维的怪罪之心便慢慢淡了。
初出茅庐的姜维,败给身经百战的马超,这能算上一种错吗?
要知道当年败在马超手下的曹魏名将,不知道有多少。
而从郭淮的分析来看,其实姜维战前的一切布置,都没有疏忽的地方。
怪就怪,马超技高一筹而已。
在来到河池县后,郭淮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来看望姜维。
郭淮如此,一是为宽慰姜维,二是为想更加了解当日那一战的细节。
马超呀,好久没交过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