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南中诸逆互不统属,各有疆界,我军要想平定南中,诸逆不灭则不行。
可若是一一领军前往平定,南中地势险要,瘴气横行,这又是一件颇为危险且耗时日久的事。
逆魏蠢蠢欲动,时不我待。
既然如此,吾不如用计将诸逆齐齐诱来,聚而歼之,毕其功于一役。”
见诸葛亮是这番打算,李恢对诸葛亮拜服不已。
诸葛亮见李恢明白了自己的用意,他微微点了点头。
李恢是庲降都督,他将来平定南中之后,南中的军政要务都会是李恢署理。
出于南中长治久安的目的,诸葛亮就得让李恢明白治理南中的诀窍在于何处。
不久之后,禀报完所有军务的李恢便退出了诸葛亮的大帐之内。
等李恢退出大帐之后,杨仪却又在帐外求见。
听见是杨仪求见,诸葛亮连忙出声让他进来。
杨仪一脸喜色的从帐外走去,他还未走到诸葛亮身前,便充满喜悦的对诸葛亮说道:
“丞相,邓艾不久前已经领军平定黄元之乱了。
黄元贼子当场被我军斩杀,头颅已经送往成都。”
当听到这个喜讯后,诸葛亮的脸上也流露出喜色——他果然没看错人。
杨仪快步走到诸葛亮身前,将一封还未开封的战报递至诸葛亮身前。
虽然杨仪并未看过战报中的内容,但他刚刚已经从邓艾派来的信使口中得知了一切。
诸葛亮快速接过杨仪手中的战报将其展开。
可是当诸葛亮展开手中的战报后,他却发现他战报内有着两封文书。
这反常的一幕,瞬间让诸葛亮警觉起来。
诸葛亮先是不动声色地让杨仪退下,然后他便坐在主座上分别看起邓艾送来的两封文书。
当中一封文书便是邓艾讨平黄元之乱的战报,诸葛亮不过一会就已然看完。
可是当诸葛亮拿起另一封文书之后,他却发现这其实是一封信笺。
诸葛亮随即展开这封信笺看了起来。
当看完信笺中的内容之后,诸葛亮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。
这封信笺正是石苞从黄元身上搜出的,那封言明孙权将会资助南中叛乱的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