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慢慢立功,总有洗刷耻辱的那一日。
之所以虞翻会被孙权委任为孙桓的副使,除去虞翻的嘴皮子适合当使者之外。
还因为自公安一战后,自觉同为孙策旧臣的虞翻与孙桓二人,便不自觉地越走越近。
在虞翻提醒孙桓之后没有多久,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就从两人的身后传来。
听到这沉重的脚步声之后,孙桓与虞翻便当即转身朝着身后看去。
很快的,一位白发苍苍,满脸皱纹的老者的身影便映入他们的眼帘之中。
这位老者想来便是威震交州半个世纪有余的士燮了。
士燮佝偻着身躯,由于年事已高,哪怕在士徽的搀扶之下,他整个人前进的步伐也十分缓慢。
但就是如此缓慢的行进速度,却让孙桓与虞翻这二人都不敢出言催促半句。
相反的是,几乎就在他们看到士燮的第一时间,孙桓与虞翻便立马弯下身躯,对着士燮行了大礼。
士燮好似没看见孙桓与虞翻对他行礼的动作一般,他自顾自地走着,他的眼神浑浊且没有焦点,就像一位濒死的老人一般。
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,士燮终于越过孙桓与虞翻的身前,来到堂内的主座上缓缓坐下。
在他坐下之后,老眼昏花的士燮好似才察觉到虞翻与孙桓在向他行礼,他的口中发出一阵口齿不清的声音。
之所以会口齿不清,那是因为现在的士燮,口中的牙齿真的没剩几个了。
今年的他,已然85岁高龄!
将近九十的年纪,放在这嶂疫横行的岭南而言,不能说少有,只能说是离奇。
只不过就算士燮口齿不清,但孙桓与虞翻在仔细辨认之下,还是勉强听清了士燮的话语。
原来是无须多礼四个字。
在听到这四个字后,孙桓与虞翻才齐齐起身,然后又在士燮的手势下入座在士燮的身前。
待入座之后,士燮便好似鼓起全身力气般,对着身前的孙桓问道:“不知公子特意想见老臣,是为了何事呢?“
在刚刚士徽就已经对士燮言明孙桓的特征及他的正使身份。
由于不是第一次听士燮说话了,所以这次孙桓听得清楚了些。
见士燮主动问及自己来意,孙桓当即便将孙权要他转达的意思告诉了士燮。
在说完之后,孙桓便开始观察起士燮的神色。
可惜士燮脸上皱纹实在太多,哪怕他的神色有什么变化,孙桓也难以察觉到。
而士燮在听到孙桓这番见他,竟是要钱粮兵马对付汉军的来意之后,他那浑浊的眼神中悄然间闪过一道异色。
只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,他对着孙桓问道:“交州刺史是吕公,此等大事该去寻他才是。“
说完后,士燮的脸上还流露出一些温和的笑容,好似他是在教导自家子侄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