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目前在洛阳中的诸位宗亲中,有威望稳定人心,有能力统率大军的,唯有曹彰一人而已。
就算曹真、夏侯尚、曹休、夏侯霸、曹泰等宗亲俱在洛阳中,论战功、论威望、这时的曹彰都在他们之上。
因为曹彰是这些宗亲之中,唯一有立过大败异族战功的人。
但是曹丕却并不想给予曹彰兵权。
在曹丕继位后,有人向他告密,曹操在临死前曾写过一封信给曹彰。
这件事,曹彰身为他的弟弟,又是他的臣子,至今都不曾向他透露过。
所以曹丕对曹彰是有着忌惮的。
在曹彰请战之后,因为曹丕的沉默,大殿之中陷入一片诡异的宁静之中。
良久之后,曹丕突地做出一个决定。
曹丕的这句话一说出来,不管殿中的其他人是什么反应,跪地的陈群第一个表示反对。
陈群膝行上前对着曹丕哭谏道:
但是曹丕心意已决,面对着陈群的哭谏,曹丕心意已决的说道:
这一刻,曹丕拿出了他身为曹操之子的果断。
在说完这句话后,曹丕转身挥舞袍袖,让大殿中的所有人都退下。
而自始至终,曹丕都似乎将刚才向他请战的曹彰给遗忘了一般,没有对他的毛遂自荐作出答复。
曹彰看向已经背对着自己的曹丕,他脸上开始浮现苦涩。
正如他刚才所说,现在最重要的便是稳定南阳郡的人心。
而相比于派遣一位宗亲大将,曹丕御驾亲征,无疑更能做到这点。
但是曹丕御驾出征,真的是单单为了这个吗?
在曹丕的命令之下,大殿之中的人都在陆续退下。
就连一脸不愿的陈群,最后亦只能叹气无奈的起身离去。
唯有曹彰,他久久凝视着曹丕的背影,他的眼神中有着不解。
为什么不信我?我是你的亲弟弟呀!
不久之后,整个大殿中只剩下曹丕、曹彰、郭氏三人。
而曹彰还依然保持着一副请命的下拜样子。
但就算是如此,他的兄长依然背对着他,他的兄长哪怕知道他尚未离去,依然没有搭理他的想法。
或许是最后曹彰知道自己没有希望了,于是他眼神中的不解已经转变为失望。
曹彰站直身躯,缓缓离开了宣明殿之中。
当曹彰踏出殿门口的那一刻,殿外强烈的阳光射进他的眼中,令他觉得很是刺眼。
但是这强烈的阳光,却让曹彰的脑海中浮现起小时候,他与曹丕一同玩耍及他在受到曹操责罚时,曹丕维护他的情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