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蜀中籍大臣倒是也想派人询问董允,但之前他们刚因为糜旸一事与董允争论过,实在拉不下这个脸。
但尽管是面对这些交好的大臣,董允依旧笑着婉拒众位来人,始终未透露半分口风。
不久后董允来到王宫中向刘备复命,当见董允进入王宫的大门后,多家大臣派来的人只能望着董允的背影徒自叹息,而后顿足而返。
董允是刘备的侍郎,他的政务使命乃是刘备直接委派,并不经过尚书台。
在王宫中的一处偏殿中,董允见到了刘备。
见董允归来,刘备只是对他点点头,并未有太多瞩目。
但董允在行完礼之后便不起身,董允的这个表现令刘备有些奇怪。
随后他察觉到董允应该是有要事禀报,于是他屏退了偏殿中的闲杂人等。
在偏殿中只剩下刘备与董允之后,董允方才从怀中取出一封蜡封完整的上书,而后恭敬地放在刘备书案上。
完成这个举动之后,董允朝着刘备一拜主动告退离开偏厅之中。
整个过程,董允没有一句多余的话,他的目光亦没有在糜旸的密奏上有半分注视。
在董允离开之后,刘备看着书案上的糜旸密奏,他眼神一凝,随后解开蜡封,将糜旸的密奏从信封中取出。
只见在密奏中,糜旸这样写道:
当刘备看完糜旸的密奏之后,他的脸色开始变得潮红起来,胸膛甚至也在剧烈的起伏着。
刘备将糜旸的上表看完后,不一会儿又拿起来看了一遍。
如此反复,君王三观。
在看完三遍后,刘备不禁站起身来,在偏殿中来回踱步。
自曹丕篡汉的消息传开后,大部分群臣都在想着如何劝他称帝,好能更进一步。
唯有糜旸,唯有他这时想的是讨贼自效!
这让刘备的心中很是激奋,这才是他的好子侄,这才是大汉的名将!
虽然糜旸此番不一定成功,但他有这番豪气就令刘备很是开心。
在来回踱步之后,他走到蜡烛前,想出于保密的目的将糜旸的上表烧毁,但最后他还是舍不得。
最后刘备将糜旸的密奏,放置至他的衣带之中,同时他口中喃喃道:
免费阅读。。com最新网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