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在这时,丁奉身后的五百糜军亦冲到了鹿角之处。
当听到身后的那整齐又密集的脚步声时,丁奉在挥刀逼退一名申军之后,朝着身后的糜军大喊道:
在丁奉的喊声之下,五百糜军中的将官收到指令后,就马上下令五百糜军纷纷取下身上的火炬,而后在点燃后齐齐往前方扔去。
在这时五百糜军已经在鹿角前不远处,而他们能被糜旸看重加入亲军之中,那就说明他们每个都是势大力沉之辈。
所以在他们的投掷之下,五百支火炬纷纷精准的掷向木门塞之中。
而在投掷一轮之后,五百训练有素的糜军再次投掷起一轮火炬。
木门塞全都是由木头制作而成,火炬上为了良好的引燃效果,是有着火油的。
因此当一共千只火炬落入木门塞之中后,那连绵的木门塞不久后就渐渐燃起了大火。
而且因为木门塞完全是以木头相连,所以火焰在连绵的可燃物之下,开始蔓延起来。
大火的燃烧不仅在快速的毁坏着木门塞的防御,那渐渐燃烧而起的火光,亦大大影响了不少申军将官的心志。
他们可没有七斩令约束,他们大多都是申氏族人,申仪可不舍得处罚他们。
所以在那些申军将官看到自己身后起火之后,他们的攻势已经不再那么勐烈,甚至有些人还起了退缩之心。
既然退不会死,那为何要自寻死路呢?
他们脑海中浮现的这个想法,却救了丁奉一命。
先登是能极大激发己方士卒的士气,但也会为自身带来极大的危险。
在刚刚率先冲入敌围之时,丁奉凭借着自己的骁勇,的确是在短时间内斩杀了不少敌军。
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敌军包围上来,他已经有些左右不支之感,甚至他的身上都已经出现了一些伤痕。
而五百糜军及时的来到并投放火炬,让不少申军将官心志动摇,导致丁奉有了些许喘息之机。
在投放完火炬之后,五百糜军纷纷往丁奉所在冲杀而入。
刚才是五百糜军背着火光杀来,这时却是他们迎着火光而上。
糜旸虽然是想利用丁奉的骁勇为他撕开木门塞这道口子,但他亦不想让丁奉白白送命。
所以他此番交给丁奉统领的五百亲军,都是突陈之士。
何为突陈之士?
有气盖三军,材力勇捷者,聚为一徒,名曰突陈之士。
在丁奉的影响下,这五百突陈之士的士气已然达到顶峰。
他们挥舞着手中长刀,嚎叫着越入鹿角之中,朝着上千申军冲杀而去。
并且他们在冲杀的同时,在各自将官的指挥下,慢慢朝着丁奉所在集结而去。
所以在不久之后,这支由丁奉统领的突陈之士,他们的阵型又变成了以丁奉为箭头的的锋失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