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年来,多有达官贵人来到襄城外祭奠陈太丘。
但那些达官贵人在邓艾的自荐下,因为邓艾的口吃,从来没给他一次完整阐述他胸中韬略的机会。
现在这机会,糜旸给他了。
在糜旸真诚语气的感染之下,邓艾压制住自己的激动,而后他在糜旸耳边言道:
“公安一战,将军战功卓著,名扬天下,已官拜将军。”
“依艾所料,待汉水两军交换人口一事事了,将军定会被汉中王安排出镇一方。”
“荆益两州之中,将军在荆州一地声名最盛,汉中王极有可能会安排将军出镇荆州某一郡。”
“但艾以为,窃为将军将来计,将军不能在荆州镇守,应主动请求前往东三郡。”
邓艾口吃的毛病依然在,当他开始说起长篇大论来,那种言语的磕绊感,更让人无法忽视。
这要是落在旁人耳中,可能还没等邓艾讲完几句话,就会出声打断邓艾。
但糜旸却不同,面对着邓艾言语上的磕碰,他的脸上从未显现不耐烦之色。
他没有催促邓艾,而是很耐心的等着邓艾组织语言继续说下去。
糜旸的表现令邓艾心中感到很温暖。
这种温暖是他过去从未在外人身上体会过得。
当糜旸听到邓艾建议其出镇东三郡后,他脸上的神色一变。
邓艾前面的话,一般的人都能猜测的出来,但他最后的这个建议,却令糜旸感到重视。
因为重视,糜旸不再坐在马上居高临下俯听邓艾所言。
他直接跳下来马匹,与邓艾平等对视,并伸手令其继续言语。
在糜旸下马后,沉浸在自己谋略世界中的邓艾,丝毫没有察觉到他平视糜旸已经是逾礼之举。
他直接蹲下来,在糜旸的身下用地上的石子开始代替东三郡为糜旸谋划起来。
而邓艾一蹲下,糜旸也直接蹲在他对面,看他以石作麾,指点山河。
在过往的岁月中,邓艾因为生活贫苦,常常用石子代替摆设军阵地形。
所以那些毫不起眼的石子在他的手中,犹如变成了一个个灵活的军事要塞一般。
“去年汉中王兵发汉中,又命刘将军等人夺取上庸等郡,最后更命关将军北伐襄樊。”
“艾料之,汉中王之意图乃志在打造依托汉水,从汉中到襄阳的一条北伐前线,以彻底完成当年诸葛公的隆中战略。”
“今岁,汉中王的意图已经达成。”
“在汉水的勾连之下,汉中、东三郡、襄阳三处战略要地已经连成一体。”
“因为汉水,三处要地唇齿相依,同气连枝。”
“而相对于汉中与襄阳二郡,东三郡虽处与群山之中,但东三郡乃是整条汉水防线的枢纽之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