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许靖虽然不是很赞同糜旸的想法,可在奏表中他的语气却一点都不敢放肆。
许靖在奏表内,先是好好赞扬了一番糜旸的功德。
然后他再笔锋一转,为刘禅分析起当下大汉的具体国情。
第一个国情是:虽说今年关中各地会迎来一个丰收之年,可在去年朝廷刚刚发起西征。
西征一事,一路凯歌频奏是不错,可粮食的消耗也是与日剧增的。
另外关中一地丰收,不代表国家其他地方也会丰收。
朝廷应当留下足够的粮食储蓄,以应对着不时之需。
第二个国情是:
大汉定都长安,虽体现了正统地位,但在军事方面上来说,长安的数百里外,就有着曹魏的洛阳军团。
而潼关的存在,并不能完全堵死魏军进攻关中的通道。
糜旸为何要特意将谋灭吴国一事上奏?
许靖知道,向来执掌大权的糜旸可不是为了征询朝廷的同意的。
糜旸这是来向朝廷,要人、要兵、要粮来了。
关键正在此处。
基于以上的两个基本国情,许靖委婉的劝谏刘禅不要答应糜旸的东征之请。
不然一旦造成关中空虚,那后果是很难预料的。
在许靖看来,刘禅不答应并不会影响到糜旸的决策。
将在外,军令有所不受嘛。
刘禅不答应,只是表明了一种态度,那就是朝廷不会大举支援荆州。
这是最稳妥的方式。
以许靖在朝野间的地位,他的公开上书定然引起了热烈的反响。
赞同许靖的人,随后皆纷纷附议,向刘禅递送了奏表。
奇怪的是,赞同许靖的人中,竟有不少是东州系的官员。
东州系官员,在朝中的势力稳居前三,而他们向来是以糜旸马首是瞻。
没想到在这件事上,他们竟会支持起许靖。
对于这一点怪异,许靖倒没想的太多,许靖只觉得东州系的官员都是些明事理的人。
而刘禅在看到那些奏表后,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:
这些人,是来阻止他日后封禅泰山的?
不得不说,刘禅的脑回路很简单直接。
简单直接到,刘禅都想直接下诏骂那些上书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