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太太也是这么说的。”
与奚嬷嬷一聊就是大半个时辰,丹娘热情,留她下来用饭,奚嬷嬷笑着婉拒了。
对着丹娘福了福,她笑道:“姑奶奶的一片心老奴如何不知,今日前来也是老太太的一番牵挂,老奴也想来瞧瞧姑奶奶过得好不好,若是没有旁的事情,叫老奴一辈子待在姑奶奶这儿都成。只是……我还得给老太太回话去,总不好叫她老人家等着我吧。”
这话有理有据,丹娘便也不好再留了。
送奚嬷嬷离开,丹娘交给她一方木匣,让她转交给老太太,说是老太太瞧了便明白。
回到宋府,这只木匣子便送到了老太太的手边。
一眼瞧去并无什么出彩的地方,但灯火莹莹,照在那黑绸面缎上竟隐隐流光溢彩,叫人啧啧称奇。
再细细一闻,浅浅弥漫着的幽香沁人心脾。
老太太是见惯了好东西的,一眼就分辨出这是木头自身带的香气。
打开一看,里面放着一对福彩和合羊脂白玉的宝瓶。
上头雕刻着细致复杂的图样,仔细瞧瞧,竟是百子千孙图。却还与寻常的百子千孙图不太一样,外头一圈以并蒂莲花的花样子缠绕,足足绕了一圈,这可是象征夫妻和睦、情深意浓的好意头。
老太太眼前一亮:“这可是宫里上次的好东西……”
奚嬷嬷立马了然,道:“姑奶奶不是那般不知轻重的,她能拿出来,必然晓得咱们的用处。”
沉默良久,老太太点点头:“有理,拿着这个送到老爷书房里去吧,与他说清楚,这是抚安王府送来的,叫他提亲时一并带着去,这就是过礼。”
奚嬷嬷应了,双手捧着木匣子,小心翼翼地离去。
谁也不知道那天晚上看到这玉瓶的宋恪松会是什么想法,总而言之,这一夜宋大人就窝在了自己的书房,哪儿也没去。翌日一大早,他便匆匆出门,待晚间他回来时,才说已经寻好了登门求亲的媒人,乃宋恪松的恩师,如今已经致仕多七老八十的陈老太傅。
能请来阁老级别的贵人提亲,是莫大的荣光。
别说宋府了,就连抚安王府都吃惊不小。
再看看宋恪松送来的礼,谁不明白这后头还有抚安王府的手笔呢,是以这一场提亲虽是女方先开口,却也办得极为风光漂亮,荣昌侯府面子里子都有了。
谢侯夫人也顺坡下驴,很快从善如流。
都不是头一回做亲了,双方都明白彼此的想法,过了提亲这道门槛,后头的事情反而简单了。又过了几日,一秋高气爽的明媚天气里,谢侯夫人亲自前来讨要庚贴。
至此,宋谢两家再结两姓之好的消息便光明正大起来。